2021年6月17日老骨董 ⼤姨⾛了,⼀直想写点⼉什么。当初⼤姨特别夸过我写的《⼤舅》,那我就还按这个思路来吧。 ⼤姨排⾏⽼⼆,因为是她姐妹中的⽼⼤,于是家族⾥都称她为⼤姨。⼩时候对⼤姨没印象,⺟亲说⼤姨演过电影,演的什么都没听说过;⺟亲说⼤姨拍过电影,拍的什么咱也没⻅过。 ⽂⾰期间说是她在⻓⽩⼭下“靠⼭屯夹⽪沟”什么的种⼈参呢,后来还给我家捎来⼀包⼈参,号称六年的。六年就⻓这样啊,有个电影《红⾬》⾥⾯⾰命群众控诉那个坏分⼦“拿萝⼘⼲⼉当⼈参”,证明我当时的感觉是对的。 《四世同堂》播出之后,林导⽕了,可是媒体都没地⽅去采访她。后来林导从罗⻢尼亚回来,原来剧组⼀帮⼈专⻔从哪⼉请的厨师到家⾥办了⼏桌。 我的印象⾥象⻓顺这种⽼实巴交的就跟着吃喝啦,象瑞宣媳妇那是⼀定得来⼀段的,⼈家先有句场⾯话说“今⼉个嗓⼦不在家”,然后清唱“苏三起解”。我这才知道,为什么听戏要去戏园⼦:原声,⼜是名家,真不是⽩给。古⼈怎么说的,“此曲只应天上有”,那种浸透的感觉。 最矫情的是⽼⼆瑞丰,跟林导敬酒时候说“林导您可是把我害了……演 完⽼⼆,以后没法⼉演别⼈了……”。会说话吧。 编者注:瑞宣媳妇由(京剧表演艺术家)李维康饰演老二瑞丰由(《编辑部的故事》的导演)赵宝刚饰演 时间⼀下⼦跳跃到2017年底,我逛到国家图书馆的⼀个展厅,⼤概是讲党史什么的,⾥边有历史上各个时期的⼊党誓词,等等。 然后,展厅⾥⼀个⼤屏幕上居然在播放《暴⻛中的雄鹰》!这就是当年⺟亲说过的:我们都没⻅过的。算不算经典了?! 组织上曾经否定的现在⼜认可了, 以后什么样,以后再说吧。 如今说起林导,只提两部热⻔电视剧。其实⼤姨关注的是:那种思想,那种执着的表现,那种落实在能够考虑到的细节。 有⼀次吃饭,说起当下的什么什么,⼤家⾃然吐槽⼀番,然后回顾⼀下林导的经典……⼤姨专⻔问我怎么看。 我就把剧中:过中秋,祁⽼爷⼦给重孙⼦买了兔爷,路上遇到钱太太,知道钱家有难,过去表达问候,同时将⼿背后,为使 “不露喜⾊”。此举可知导演之功⼒!⼤姨深以为然,由此⼜可知夸⼈能夸到点⼉上,双⽅都很有成就感😄 其实还有⼀个细节我⼀直都不知道该怎么理解:瑞宣被⽇本⼈抓⾛,祁家⼩院⾥留了两个暗桩特务,许进不许出。恰好⽼⼆回家,天佑太太想要⽼⼆去给丁约翰报信,求那两个特务抬抬⼿。话说了,然后天佑太太把 “那点⼉意思”不是交到特务⼿上,⽽是放在⻔⼝台阶上!求⼈都是这种⽓度,可以往⼤姨那⾥联想吗? 《四世同堂》和《便⾐警察》的歌词传唱⾄今,⼤家都说林导有才,可是⼤姨曾经说过最难写的是怎么给蓝东阳配上⼏句词⼉。 ⽼舍先⽣的原著⾥此⼈叫蓝紫阳,当时犯了⼀品宰相的名讳,于是,紫⽓东来嘛,就改了蓝东阳。 蓝东阳号称是现代派诗⼈,他具体有什么作品⽼舍先⽣也没提供,可⻅那个时候各种“某某体”还不发达。
闲谈美国:社会文化、教育留学、税务理财、安居置业